首页 >  成员 >

项目协调人

曹庆晖


Dr. Cao Qinghui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系副主任。1998年以来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师从李树声、潘公凯教授、攻读硕、博士学位、致力于中国近 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研究、在专门-高等美术学校教育教学个案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案例研究方面富有成果、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和专业学术会议就此发 表过多篇有价值和影响的论文。曾有论文获得"北京市文联第六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10年);曾与潘公凯教授合作出版有讨论中国美术现代性问题的专著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曾策划和组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绘画(西画、国画部分)精品陈列"、"北平艺专与 民国美术"学术研讨会、"山高水长·艺专的先生们"学术讲习会等一系列学术展览、会议和讲座、其中展览先后在2012和2013年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 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

黄宗贤


Prof. Huang Zongxian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美术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及艺术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 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美术)审定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 头人、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校专业设置评审委员、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教育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艺术学的教学与 研究、担任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的艺术美学、中国美术史、艺术史研究方法论、设计概论、中国画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独立编撰的专业教材和教学论 文曾获全国性奖励、主编了多套高校艺术类系列教材、多次参加全国艺术教育重要文件和课题的制定和研究工作。担任了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美术史课 程体系改革》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艺术研究与艺术批评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承担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 五”社科研究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以及全国艺术科学“十五”研究课题、文化部十二五研究课题、并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近现代美术 史》的主编工作。独立撰写和参编学术专著13部、在《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等国家级艺术类刊物上发表美术史论、艺术批评、艺 术教育方面学术论文上百篇、经常参与国内外重要的艺术及学术活动。

代表性论著有《大忧患时代的抉择--抗战时期大后方美术研究 》、《中国美术史纲要》、《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5、6卷)、《中国美术史与鉴赏》、《佛陀世界》(合著)、《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大学美 术》、《中西雕塑艺术比较研究》、《视觉研究与思想史叙事(上下视觉文化与艺术史新论)》、《中国现代美术的大众化思潮研究》等。

胡素馨


Prof. Sarah E. Fraser
 

教授现为德国海德堡 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的讲席教授、并兼任研究所所长。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绘画史、佛教壁画(专著Performing the Visual、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学术著作奖;ARTSTOR资料项目目、MIDA中美合作"梅隆国际敦煌数位图像档案") 与20世纪初中国摄影中的人种学范式(文章"以中国人为主题"、载《画笔与快门》、盖蒂基金会、2011)。她目前的图书写作项目——"中国艺术"如何成 为"中国"之艺术,透过民国(1912-1949)考古学和人种学项目来关注国家认同的形成、探讨对艺术研究的新方法以及四十年代张大千与青海艺术家之间 的合作。她的文章关于模仿、艺术家的实践、摄影、禅画和民族考古学曾出版於下列刊物:The Art Bulletin(《艺术公报》)、Artibus Asiae(《亚洲艺术》即:瑞士Rietberg博物馆院刊)、British Academy Proceedings(《英国国家学术院会议论文集》)、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近代中国大百科全书》)、《紫禁城》(北京)、《敦煌吐鲁番研究》以及Forum on Historical Objects(《古物研究》)。同时、她是众多科研奖项的获得者、包括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CLS)Frederick Burkhardt奖学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美富布莱特基金会Fulbright-Hays交换奖学金、全美人文科学基金(NEH)、全美 学院美术协会(CAA)及盖蒂基金会的研究奖金。她的研究涵盖了四川、新疆、甘肃、西藏等广泛的实地调查。1992至1993年间她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的 博士研究员;1996至2012年间任教于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并於2004年2007年间担任该系主任。Fraser教授的研讨课程与讲座课程主要涵盖三大领域:20世纪绘画研究中的民族志主题、摄影以及20世纪20至40年代的素描、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摄影史、从汉至清初的中国绘画史(西元前2世纪至西元18世纪)。

裘文卓


Qiu Wenzhuo

裘文卓,海德堡大學東亞與歐洲藝術史研究生。他的研究著眼於18世紀末到19上半葉間歐洲與中國之間的藝術上的互動,尤其是歐洲畫家筆下的程式化的中國風景和中國人的描繪。此外,他的研究也涉及了20世紀初的中國旅歐畫家和他們受到的歐洲繪畫的技巧和理念對中國繪畫轉型的影響。

周牧雨


Zhou Muyu

本人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为《试论艺术作品在接受中的衍生与转换》、主要探讨了接受美学在艺术鉴赏中的应用。在海德堡学习期间、曾参加了胡素馨教授开设的“民族志之眼”研讨课、并且以庄学本在中国西南部的摄影作品为重点研究对象。硕士毕业论文着重于研究广彩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现阶段协助民族志之眼研究项目的相关运作。

前成员

Silvia Faulstich


silvia_faulstich

Silvia Faulstich is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Art History at Heidelberg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on artistic practice. In her MA thesis she examines how artists negotiated the heritage status of historical sit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disseminated popular knowledge through print media, exhibitions and their own art practice throughout 1940s. Silvia currently works as Project Coordinator for “The Ethnographic Eye”.

傅奕瑋


fu_yiwei

傅奕瑋是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一年級學生、副修跨文化研究。目前修課方向為畫作分析、佛教與歐亞跨文化交流、未來計畫研究唐朝佛教繪畫。現階段協助民族誌之眼項目運作。

Last edited by: MO
Latest Revision: 25.10.2016
zum Seitenanfang/up